您现在的位置是:国内外闻网 > 情感

陈永贵去世16年后,儿子接受采访时透露:其实我爸的遗嘱是改过的

国内外闻网2025-04-05 03:15:32【情感】88人已围观

简介

“其实父亲的遗嘱是改过的,那8000块钱没有全部上交党费。”面对记者的采访,“农民副总理”陈永贵的小儿子陈明亮这样说道。此时是2002年,距离陈永贵老先生逝世已经过去16年。在陈明亮说出这句话之前,人们都知道陈永贵在临终之前立下遗嘱,

“其实父亲的遗嘱是改过的,那8000块钱没有全部上交党费。”面对记者的采访,“农民副总理”陈永贵的小儿子陈明亮这样说道。此时是2002年,距离陈永贵老先生逝世已经过去16年。在陈明亮说出这句话之前,人们都知道陈永贵在临终之前立下遗嘱,要把自己在担任副总理期间攒下的8000元全部上交,作为党费。那么,陈永贵后来为何要修改遗嘱呢?这背后是否存在什么隐情?陈永贵其人在成为副总理之前,陈永贵一直是一位普通的、田间地头最常见的一位农民,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。和大寨村的其他每一位村民一样,当时陈永贵每天的工作,就是上山垦地与种田。性格敦厚、天性乐观的陈永贵曾说:“我本来就是农民,农民当然要种地啊。”当时我国正处于动荡时期,民国刚成立3年,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。内忧外患之下,国内的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陈永贵家世世代代都是靠种田养活自己的农民,而天候对种田而言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若是遇上什么灾害,地里颗粒无收,就连能保证自己不被饿死都很艰难。陈永贵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,从小就开始跟着父母种地。二十世纪伊始,陈永贵的老家遭遇了一场旱灾,粮食颗粒无存,全村人白白忙活了一年。更糟的是,这种情况若是持续下去,他们都会饿死。无奈之下,陈永贵一家逃荒到了大寨村,就此在那里安家落户,成为了大寨村的村民。但毕竟天候的影响是大范围的,大寨村当时的情况虽然比从陈永贵的老家好一点,但也只是一点而已。陈永贵一家发现大寨村基本上也种不成多少粮食,这里的村民大多都去干苦工,只有这样才能赚到一点钱买口吃的。但在那种大灾之年,就连收苦工的都没有几家,普通的农民要想养活自己实在艰难。在日复一日的饥饿折磨之下,陈永贵的父亲最终还是不幸离世。那一年,陈永贵仅仅9岁。身为家中唯一男丁的陈永贵,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担负起养活全家的重任。但是,就连成年人都找不到活干,他一个10岁不到的小孩子又能做些什么呢?陈永贵找到村中的富裕人家,恳求他们给他一份活干,他不要工钱,只要能混一口饭吃就好。对当时的他来说,活着就是唯一的目标。就这样,陈永贵靠着给富农帮工,总算是活了下来,熬过了那段最艰苦的灾荒时期。长大之后,随着土地的情况有所好转,陈永贵又回归了从前的种田生活。他每日坚持不懈地辛勤劳作,同时也会找机会去富裕人家做工,几年后终于摆脱了曾经吃不饱饭的生活状态,有了稳定的收入。尽管依然远远称不上富裕,但最起码不再是连活下去都是一种奢望了。陈永贵26岁那年才娶上媳妇。在那个年代,同村的其他同龄人别说成家,不少人孩子都有好几个了,其中生得早的,大孩子都可以下地干活了。当时是1941年,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。几乎全国都处在日本鬼子炮火的威胁之下,大寨村也不能幸免。日本人在来到大寨村之后,就用武力强迫当地百姓建立起所谓的“维持会”,让百姓们为日军做事。陈永贵被推举为维持会的代表。起初,陈永贵没有多少文化,对社会的认知也十分有限,面对这维持会的职责完全是云里雾里。但在当上“代表”,站在高处看到了更多东西之后,陈永贵猛地意识到:这维持会,不就是“汉奸”吗?原来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间,成了一个帮鬼子伤害同胞的人?陈永贵悔恨不已,当时就想直接退出维持会,但面对鬼子的威胁,他绝望地发现,自己早已身陷囹圄,难以脱身。为了活下去,陈永贵只能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待下去,但他从不完全遵从鬼子的命令。利用自己的身份,陈永贵常常暗中帮助那些遭到或即将遭到迫害的百姓脱身。但他的“阳奉阴违”很快就被鬼子发现。陈永贵被撤掉职务,还被关押起来,差点就丢了性命。1945年,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,中国人民获得了胜利。全国上下欢欣鼓舞,人人都在庆祝胜利。陈永贵则因为曾“为日军办过事”遭到诟病,但是好在曾受他帮助过的人们都愿意站出来为他说话,陈永贵这才得以洗脱“罪名”。也是从这时起,陈永贵第一次对我党和共产主义有了了解,也第一次知道了毛主席的理论。在土地改革之后,大寨村的百姓们都分配到了土地和房屋,大家都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“翻身做主人”,陈永贵自然也是。陈永贵自此开始主动了解更多有关我党的信息,并在1948年加入了我党,成为一名党员。在这段时间里,陈永贵也读到了毛主席的著作。虽然大字不识几个,陈永贵还是了解到了毛主席的思想,并为之大感震撼。被推举为村书记1952年,陈永贵被推举为大寨村村书记。从这时起,比起以前单纯的种田劳作,陈永贵的职责又多了一项:带领全村百姓一同进山开荒,在山中开垦出百亩良田。开荒的过程十分艰难,但陈永贵从不叫苦叫累。从鑿山破石到开垦土地,陈永贵带领村民们勤奋劳动,从来不摆出所谓“干部架子”,事事躬亲,一切似乎都与他当上书记前没什么不同。1959年,全国许多地方都遭遇旱灾,不少农村的农田都种不出庄稼,大寨村也受到波及。大寨村地处黄土高原,一直以来就饱受缺水的困扰,如今再遭到旱灾,粮食产量骤减。在陈永贵的号召和亲自带动下,大家从山下挑水,用肩膀扛着两只装满水的桶回到田里,一点一点地用这些水救活了即将干死的庄稼。在那个困难的时期,大家团结一心,相互扶持,保住了自己的粮食,成功挺过了灾荒。有了陈永贵的积极引导,大寨村的村民们也有了和他一样吃苦耐劳的乐观精神,大家一同努力劳作,在其他许多村子还深陷困难的时期,大寨村就开始了增产增收,村民安居乐业。陈永贵和大寨村的事迹逐渐传开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们的名字,对一手带领大寨村走出贫困的陈永贵敬佩不已。副总理1963年的一天,陈永贵受邀向众多村民们传授劳作和增产经验,他当时还不知道,坐在台下认真听他介绍的人中,有一位是作家赵树理。赵树理听了他的讲话,心中十分惊喜:也许陈永贵自己都没有注意到,虽然他在讲话中一句也没有提到毛主席,但他的话语里处处都是毛主席思想智慧的影子。在赵树理的传播下,国务院也很快得知了此人的事迹。1964年,陈永贵来到人民大会堂的讲堂,传播大寨村的先进经验,台下众人无不被陈永贵和大寨村村民的精神所打动,在演讲结束后立即献上热烈的掌声。毛主席在同年的一次会议上指出:要把大寨村和陈永贵的精神作为学习的对象!1975年的人大上,有12位副总理被任命,其中就有陈永贵的名字。在中央开始工作后,陈永贵却拒绝了每月几百元的高工资高福利,他甚至根本不拿工资。陈永贵即使在担任副总理期间,也一直穿着一身朴素的农民装扮,从未忘记自己的本色。当时,陈永贵一家就只靠山西当地每月给他发放的60元补助生活,后来涨到100元。陈永贵这一生都过得十分简朴,也从不贪图奢侈享受,即使当上副总理,他的日常生活似乎也与其他普通农民没有任何区别。陈永贵还实行了工作时间的“三三制”:三分之一时间用来种田劳作,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读书学习,剩下三分之一时间用来处理公务。在当了5年副总理之后,陈永贵慢慢地还是感觉不太适应,于是他主动辞去了这一职位,回家继续务农。家中财物8000元陈永贵晚年罹患肺癌,发现时已是晚期,从那之后便住进了医院。陈永贵让妻子帮忙收拾一下家中财物,最后总共收拾出了8000元,这就是陈永贵在当了5年副总理之后攒出来的全部家当了。陈永贵本就对自己的个人生活不在意,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。此时他自知时日无多,对这些钱更是没有半分留恋,当即打算立下遗嘱,将8000元全部交给党组织,作为党费。但是,妻子阻止了他:“这是我们家全部的钱了,你都交出去,我们孩子怎么上学?”陈永贵也感到有些无奈。家中的小儿子已经差不多到了该上学的年纪,作为家长,再怎么说也不能让他上不起学。于是,陈永贵修改了遗嘱的内容,将3000元留作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,剩下的部分则交作党费。始终保持着淳朴和本分的“农民副总理”陈永贵,为他的孩子立下了一个高大的好榜样。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很赞哦!(3)